6万观众涌入南京,苏超创造新纪录
7月5日晚,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迎来了超过六万名观众,刷新了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简称“苏超”)的观众纪录。这项赛事融合了学生、上班族和少量职业球员,场均观众数甚至与英超、德甲等顶级联赛相媲美,这一现象值得中国足球从业者深思。
堅實基礎的重要性
一直以来,中国足球过度聚焦于国家队和职业联赛,对构建完善的足球生态系统却有所忽视。在“金元足球”时代,天价外援和虚高转会费制造了表面的繁荣,而基层足球的发展却被严重忽视。这样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。
群众参与是生命力源泉
苏超的火爆显示了中国足球若能扎根基层、成为大众生活一部分,就能释放出巨大的活力。参与苏超的65%球员是各行各业的业余爱好者,足球对他们而言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非职业。这种广泛的参与是足球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。
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
韩国的国土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,平均每万人拥有12个足球场,而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,但每万人仅有114个场地,这显示出我们在设施建设上仍存短板。此次苏超的积分排名前三的盐城、南通和徐州都为足球场地密度极高的城市,而人均场地较少的镇江和常州却名列倒数。
多层次赛事体系的必要性
构建多层次、广覆盖的赛事体系至关重要。日本的足球联赛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,拥有从职业联赛到业余联赛的多达9个层级的金字塔式竞赛结构,每年吸引大量学校参赛,观众数量也极为可观。
文化培育的重要角色
日本的漫画《足球小将》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,将足球梦想植入了国民意识中。而在苏超比赛中,诸如“楚汉之争”、“早茶德比”等幽默的文化创意则增强了赛事的吸引力。这种不断的文化输出让超过九成(95.2%)的江苏居民认识“苏超”。